繁體中文

移动新媒体

复大复为赋能农商银行“零冬”中转型发展之道

2025-10-22 来源:华夏健康网

当前,金融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优势亟待重构,农商银行正面临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面对新趋势、新场景、新需求,唯有主动打破路径依赖,重塑体制机制优势,才能真正构建起适配区域特色、支撑长远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农金商学院主办的“重塑竞争力!构建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近200位农商银行高管和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中华合作时报社、复大复为、瑞丰银行、福州农商银行、邳州农商银行、桐庐农商银行等农村金融领域的专家、行家,分别传授和分享了农信机构改革路径、零售转型、财富管理、网点转型、养老金融、文化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趋势解析和实战经验。

上海复大品牌研究所金融中心主任、复为策划设计集团副总裁赵文涛,发表了《重塑农商银行文化,激活发展内生动力》的主题演讲。以生动的案例、精炼的结构、深入的思考,剖析农信联社、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痛点难点,及如何激活发展内生动力路径。

赵文涛指出,农商银行在面对成本攀升、竞争加剧、改革前景模糊与新生代接替的多重挑战时,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些人眼里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支撑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必须嵌入业务机制、制度流程与绩效考核中去。

赵文涛向大会现场近200位农商银行高管提出“企业文化资产负债表”模型。指出当前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存在“说重要却落不到实处”的问题,文化与业务“两张皮”,难以赋能发展。对此,赵文涛以上海复为策划设计集团服务的银行客户为例,分析银行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构建“企业文化资产负债表”,把文化转化为可管理的资产。其中,资产端包含客户信任资产、业务融合资产等能创造价值的文化要素;负债端涵盖定位偏离、机制滞后等阻碍发展的文化短板;所有者权益端包括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迭代发展等资本,是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在重塑企业文化路径上,赵文涛提出要清晰认识到,文化是银行业务成功的底层逻辑,要立足服务“三农”小微、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民生的农信基因,先从区域经济、区域文化与农信历史发展轨迹中提炼文化基因,并将企业文化根植于业务、落实于制度、体现于绩效,最后让文化真正成为业务增长的隐形引擎和市场利器,推动农商银行在竞争中筑牢优势、突显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文涛的主题演讲与银行高管们激烈共鸣,为银行高管们带来全新的文化价值认知视角。许多农商银行高管纷纷表示:以前对文化建设往往停留在“仪式化”“漂亮化”“思想教育”“领导要求”等层面,而此次赵总的主题演讲,让大家看到了文化的经营逻辑、落地路径与量化方法,也更加坚定的认识企业文化是银行党建品牌引领、业务特色转型、创新发展变革的重要“战略资产”。


 

责任编辑:凯西推

头条阅读

最热资讯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闻集团 共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注X(原推特)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