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
微型计算机嵌入日常服装
科技日报哈尔滨1月31日电 (记者吴纯新 李丽云)3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获悉,该院教授级高工马永法研究团队负责实施的松辽盆地林甸地区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该院首次开展深
陆地建起“海洋牧场”,冷能可以循环利用
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刘霞)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科学家借助新配体交换技术,合成出基于有机阳离子的钙钛矿量子点(PQD),开发出迄今能效最高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这种新型太阳能
最近一段时间,00后项艺忙着在书本上和线上自学EDA、CAD、Multisim等专业软件,完善自己电路设计与仿真领域的知识储备。这一切努力,都是因为她进入了离开学校的倒计时,即将迎来新
春节前车厘子进入销售旺季,记者探访中国内地车厘子进口量最大口岸广州南沙口岸,看车厘子如何抢“鲜”上市
央视网消息:1月31日,《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形势系列报告会、养老、经贸合作、促消费、市场运行、设计建造等多个领域的利好消息。回望2023年,历经风雨的
融入国风元素 线上线下联动 国货潮牌成为消费热点(经济聚焦
充电站建下去 新能源车跑起来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民营经济”成为高频词,各地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一批有力举措,全力释放民营经济发展
年,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年,饱含着国人最为深切的家国期盼,也是全球华人最为真挚的情感连接。也正因如此,任何事物冠以“年”字都显得尤为庄重,敢于“以年之名”更需要勇气。 这一点上,广东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天(1月3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99亿人次。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超1.85亿人次,铁路客运量预计超1100万人次,水路客运量预计58万人次,
在我国首个2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1月收官,人民币汇率交出新年首月“答卷”。综合中国货币网、Wind数据,1月31日,人民币中间价连续两个交易日升值,单日小幅调升16基点。同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围绕7.17波动。 整体来看,1月人民币对
守护“人间烟火气”的“小店经济”将迎来政策大礼包。1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总体平稳向好,活跃度和营收水平实现“双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
随着春节临近,不少人已安排好春节假期出游活动。据铁路和民航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客运量有望创历史新高;从目前各大在线旅游平台预订数据看,国内游、出入境游订单均呈大幅增长态势,今年或将迎来近几年最火
为充分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作用,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细化经营性物业贷款的管理口径、期限、额度、用途等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31日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42万辆,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前公布,中国2023年出口491万辆汽车。日本七年来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稳中有增,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26856.6亿元,下降5.8%,进口38897.7亿元,增长24.4%;
伴随着猎猎作响的海风,由东方风电研制,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矗立在海平面上。该机组不仅突破重重科技壁垒,还是目前已下线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单叶片长度就可达42层高楼,
□ 2023年12月14日,北京、上海同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带动了年底北京楼市成交量出现一定翘尾行情,也使得上海楼市出现积极变化。 □ 2024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先立后破”的政策基调也给房地产
中新网长春2月1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日从吉林省商务厅获悉,2023年,吉林省二手车出口量达到2.17万辆,出口总额达到30.5亿元,两项数据均约为前一年的23倍。从全国来看,出口数、出口总额分别位列第5位、第7位。
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即“一江两湖七河”等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捕。如今,长江十年禁捕全面实施已经三年了,长江水域的生态究竟恢复得怎么样?上岸的渔民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哪些
2月1日,芯片半导体板块震荡反弹,江波龙涨8%,扬杰科技、安集科技、北方华创、寒武纪等涨幅靠前。
2月1日,科创50指数盘中拉升,该指数涨超2%,成分股中,金山办公涨超7%,海光信息涨近7%,固德威、寒武纪等涨超4%。
AI概念股反弹,科大讯飞、中文在线涨超5%,软通动力、云从科技、三六零、万兴科技等集体走高。
港股药明系个股反弹,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涨超5%。
2月1日,指数走强,创业板指拉升涨逾2%,沪指涨0.31%,深成指涨1.42%。光伏、光通信、泛AI、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2400只。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专项债政策效能进一步发挥。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是3.8万亿元,优先支持成熟度比较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聚焦重点,不“撒胡椒面”,扩大了专项债
头条
声音
产业资讯
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