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移动新媒体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特展——《山河为证》在陕图高新馆区开幕

2025-07-15 来源:共工新闻社——共工新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2025年7月12日,由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特展——《山河为证》”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隆重开幕。开幕式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军品专业委员会主任鲍浩源主持。

  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范光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李欣宇、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健宏、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办公室主任陈红玲,北京黄埔军品收藏家单补生,抗战工业研究学者中国工合运动特邀研究员冯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赵居阳,武警工程大学抗战史研究专家蒲元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伟,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委会副主任王翀,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副秘书长、版本收藏家叶阳雨,以及受邀文化学者、学术代表、传媒与出版界同仁、企业与收藏界同仁、艺术与教育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范光锋致开幕辞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李欣宇致辞

  北京黄埔文物收藏家单补生致辞

  武警工程大学抗战史研究专家蒲元教授致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团结奋斗力量,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发挥自身拥有丰富抗战文物和资料的优势,由协会军品收藏专委会和版本教育专委会联合筹划,拿出珍贵的抗战题材的收藏品,精心准备了这个展览。

  展览精心设置了 “抗战记忆”“历史实物”“档案文献”“精神传承” 四大板块。这些静默的陈列品,远非冰冷的器物,它们是历史深处最真切的回响。“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将领王以哲回忆录、“七·七事变”二十九军使用的抗战大刀、淞沪战场使用的手榴弹及防毒面具、南京保卫战出土的英式钢盔、八路军胶东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武汉会战的防空须知、滇缅印战场中国远征军的胸章及飞虎队装备;展览立足本地,展出了守卫黄河天险的陕西军队及黄埔七分校的珍贵历史实物、以及缴获日军的弹盒、弹袋等实物;同时此次展览特别聚焦战时国民教育,以全面的史料、实物来呈现那场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全民族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每一件斑驳的钢盔、每一纸泛黄的家书、每一帧模糊的影像,都是抗战烽火中不屈灵魂的证言。它们无声却胜过千言万语,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与中华儿女的浴血抗争定格为不容篡改的历史铁证,无情击碎任何妄图粉饰侵略的迷梦,在岁月长河中刻下不容磨灭的印记。

  开幕式期间,陕西省图书馆特别邀请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委会副主任、《抗战中的陕西楞娃》展览策展人王翀现场讲述“陕西抗战中的团结力量 —— 从黄埔七分校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主题讲座。在讲座中,主讲人王翀深入讲述了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在陕西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与实战作用,聚焦国共合作背景下全民族抗战的团结力量,并通过一件件带着战火余温的珍贵抗战文物,解码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80 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铸就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用不屈不挠的意志换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80 年后的今天,300 余件珍贵文物跨越时空而来,带我们重返烽火岁月,重温那段山河不屈、万众一心的壮阔史诗。

  让我们以史为鉴,珍视和平。愿这些承载着血泪与荣光的文物,永远警醒后人。尤其当我们凝视那些曾见证过国共合作、并肩御侮的文物,更能感受到它们超越历史烟尘的当下价值——它们是维系两岸同胞血脉深情的坚实纽带,无声诉说着共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也深情呼唤着祖国统一的团聚。(张家南 张林报道)

责任编辑:吴建兵

头条阅读

最热资讯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 主办:共工新闻社新媒体中心

关注X(原推特)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