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满麦穗的客厅里
一位“老农”穿着短裤、
打着赤膊,坐在小板凳上
认真地用簸箕筛选着麦子
大臂和小臂被晒得黑白分明……
近日,这样一段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中的“老农”
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王林生
这与网友心中“大学教授”的样子大相径庭
王林生教授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每年麦收时节
家里的客厅、阳台甚至书房
都变成他的“麦场”
堆满金黄色的麦子
以及用牛皮纸袋打包好的麦种
“部分材料(麦子)很珍贵,
需要手工搓、手工打。”
为了避免把实验室的器材弄脏
影响实验结果
王林生每年都会把这些工作带回家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ueditor/image/20240627/a_990775533258141696.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深夜还在筛选麦子的王林生。张雅莉摄
为了尽快完成筛选,进行下一步研究
王林生经常不分昼夜地忙碌
家里的碗、打蒜器、漏勺……
都变成了他“干活”的工具
“经常弄得胳膊和手腕酸疼,
筷子都拿不住了。”
王林生的妻子张雅莉觉得又好笑又心疼
便随手记录下了老伴认真的样子
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每次我做好饭喊他,他都在埋头干活,
喊几次才肯过来。”
张雅莉和王林生是高中同学
也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育种团队的一名工作人员
两人既是生活中的伴侣
也是工作中的“战友”
虽然嘴上经常吐槽老伴
但张雅莉对老伴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
收麦、打包、脱粒……
为了让老伴按时吃饭、早点休息
张雅莉总是在一旁帮忙到深夜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ueditor/image/20240627/a_990775533258141697.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在田间地头工作的王林生。河南科技大学供图
今年是王林生和麦子打交道的第40年
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农学
王林生回忆起儿时的梦想
王林生出身农村,那时条件不好
平时只能吃红薯面窝窝头和玉米面黄馍
到了春节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
一个朴素的愿望在王林生心里埋下了种子
“要让大家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馍!”
1982年,17岁的王林生进入豫西农专学习
报考专业时第一志愿就是农学
从那时起
王林生的生活就开始围着麦子转
和其他试验不同
小麦育种离不开田间试验
一年时间里
王林生有一半时间都扎在地里
霜降时节
把每一粒试验种子单粒点播
夏收时
一株一株地拔下来,再手工脱粒
中间成长的过程也不能落下
王林生隔三差五就要下田观察
记录生长情况
经常一早五、六点出门
晚上看不清麦子了才肯离开
在地里凑合着解决吃饭问题也是家常便饭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ueditor/image/20240627/a_990775533258141698.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在田间地头工作的王林生。张雅莉摄
久而久之
王林生被晒得黝黑粗糙
手臂黑白分明
这样的“形象”
也导致在田间地头工作的他
经常被别人当成是种地的老农
但王林生并不介
“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嘛,
只要能培育出好的种子就行。”
别人家的阳台上养花
而王林生家阳台的花盆里也种着小麦
就为了随时观察研究
老伴这样“折腾”
张雅莉虽然有时会感到生活上的不便
但更多的是为丈夫感到骄傲和自豪
“别看他生活中粗枝大叶的,
做起研究却是细致入微。”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ueditor/image/20240627/a_990775533258141699.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课堂上的王林生。河南科技大学供图
小麦育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科技工程
结果往往不会完全按照事先预想的展开
这些不确定性
更需要育种专家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和调整
多人看来,农业科学既辛苦又枯燥
但王林生却不这样认为
他喜欢在田间地头工作
看着麦种变成麦苗,最终结出果实
王林生心里踏实且满足
“说是热爱,实际上是不舍。
一到麦田里面,
看到这么多的好材料(麦子),
就觉得很美好,很期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研究
2021年,由王林生团队培育的
“科大1026”通过国家审定
作为国审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还入选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
指导性计划推广骨干品种
“现在已经在陕西、河南、江苏、
安徽四个省推广种植了。”
王林生话语中难掩欣喜之情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ueditor/image/20240627/a_990775533258141700.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在田间地头工作的王林生。河南科技大学供图
说起意外“走红”
王林生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粮食安全是国家重中之重
培育优良品种
是每一位育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希望网友不要过多的关注他
“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种子身上,
放在农民身上。”
扎根农田,潜心研究
把学问变成“种子”
给农民带来丰收和希望
为这样的教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