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共工社会

雪域复颜·公益同行|跨越千里为2位藏族孩子“种”出新鼻子

2025-08-25 来源:共工新闻社 阅读:

2025年8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学正高级工程师、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晶带领团队,携手陕西省红十字基金会、中和青山团队,从关中平原远赴雪域高原,为两位因意外失去鼻子的藏族儿童带去重塑美丽的希望。

雪域复颜·公益同行

让孩子们重绽笑颜

八月的甲斗沟,格桑花漫山盛放。四川甘孜州色达县杨各乡卫生院里,一场饱含爱心的“雪域复颜·公益同行”活动正温暖进行。

两名在婴儿时期因黄鼠狼袭击而鼻部严重缺损的孩子——10岁的卓玛(化名)与14岁的多吉(化名),在家长陪同下早早来到现场。他们手捧洁白的哈达献给王晶一行,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激。


 

“虽然语言不通,但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真诚。接过哈达的那一刻,我们更坚定了继续努力的信念。”王晶动情地说。

AI赋能医疗

为孩子定制“原生”义鼻

色达县平均海拔超4000米,医疗资源有限。卓玛与多吉因家庭困难与技术限制,长期未能得到修复治疗,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此次,麦克斯韦团队携带先进的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技术,现场为孩子们进行了3D头部扫描。结合生成式AI和个性化建模,团队精准构建出与患儿残存组织契合的义鼻模型,再经过定型与自动化上色处理,实现义鼻与面部结构严丝合缝、肤色自然贴合。

 

王晶介绍,孩子们今后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义鼻,公司将全程免费跟进,直至成年。

爱心接力

回访去年的“种鼻”女孩

完成两位孩子的义鼻制作后,王晶团队马不停蹄驱车80公里,前往甘孜州炉霍县泥巴乡,回访去年接受公益救助的藏族小女孩拉真。


拉真在3个月大时同样遭遇黄鼠狼袭击,鼻子严重缺损。因年龄过小,传统手术无法开展。202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转介下,王晶团队运用AI数据采集与3D打印技术,为拉真成功“种”上义鼻。


时隔一年,小女孩佩戴义鼻后已能自在地与同伴玩耍。此次,王晶为她进行二次扫描,将根据身体发育情况再度为她定制义鼻。


“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更是爱心的延续。”王晶表示,未来将依托“企业+公益+医院”模式,定向募集专项资金,覆盖假体定制、运输与术后随访等全流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帮助更多孩子重拾自信与希望。

科技赋能公益

从义鼻义肢到机器人皮肤

作为深耕定制化体外器官的科技企业,陕西麦克斯韦医疗拥有AI生成式设计、3D打印和自动化惰性材料上色等核心专利技术,已完成多项公益案例,形成成熟的技术与公益结合模式。


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授权3项),并布局美国及PCT国际专利。

随着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王晶团队已将技术延伸至仿真机器人皮肤领域,探索集成触觉、温度、湿度和压力感知的新型材料。“未来,我们希望让机器人皮肤更智能、更贴合,实现人机交互的自然化与仿生化。”王晶说。


从雪域高原的公益救助,到未来具身智能的前沿探索,王晶和他的团队正在用科技与爱心,让“复颜”的梦想照进现实。


作者:袁春华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晓彤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 主办:共工新闻社新媒体中心

关注X(原推特)


海报分享